新闻资讯News

 " 您可以通过以下新闻与公司动态进一步了解我们 "

肿瘤学领域的翻译有哪些高频难点词汇?

时间: 2025-09-18 17:41:06 点击量:

在与癌症这场漫长的战斗中,信息的传递如同生命的接力。精准的

英文术语 不推荐的翻译 推荐的精准翻译 临床意义 Response 反应、回应 缓解 肿瘤对治疗产生的积极效果 Complete Response (CR) 完全反应

完全缓解 所有肿瘤病灶消失 Partial Response (PR) 部分反应 部分缓解 肿瘤体积显著缩小 Stable Disease (SD) 稳定疾病 疾病稳定 肿瘤既未显著缩小也未增大 Progressive Disease (PD) 进展性疾病 疾病进展 肿瘤增大或出现新病灶

新药新词的困境

肿瘤学是医学领域中发展最为迅速的分支之一,新疗法、新药物层出不穷。随之而来的是大量新词汇的诞生,这些词汇往往结构复杂、背景专业,给翻译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如何既能准确传达其科学内涵,又能让中文读者易于理解和接受,是一门需要不断探索的艺术。

靶向药物的命名就是一座大山。许多药物的通用名本身就包含了其作用机制的信息。例如,以“-tinib”结尾的药物通常是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如 Imatinib(伊马替尼);以“-mab”结尾的则是单克隆抗体(monoclonal antibody),如 Trastuzumab(曲妥珠单抗)。对于这些药物,翻译界形成了以音译为主、保留关键音节的惯例,如“替尼”和“单抗”。这种做法的优点在于,它形成了一种“编码”,专业人士一看便知其药物类别。然而,对于初学者或非专业人士,这种音译词依然陌生。因此,在初次提到这些药物时,除了给出标准译名,还应附上其作用机制的简要说明,这对于知识的普及至关重要。

除了药物,前沿疗法的命名更是考验译者的智慧。比如近年来大放异彩的“CAR-T therapy”,全称是“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Cell Immunotherapy”。如果完全直译为“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免疫疗法”,虽然准确,但过于冗长,不利于传播。因此,业界普遍采用“CAR-T疗法”这一中英夹杂的简称,并在首次出现时给出全称和解释。同样,“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翻译为“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已经成为广泛接受的标准译法。这些新词的翻译不仅仅是语言转换,更是一个知识传播和概念构建的过程。像康茂峰这样的专业医学资讯平台,在追踪和传播这些前沿知识时,其翻译的准确性和规范性就显得尤为重要,它们在一定程度上引领和塑造了中文世界对这些新疗法的认知。

缩略语的翻译陷阱

医学文献,尤其是肿瘤学文献,为了简洁高效,大量使用缩略语。这对于非母语读者和初级翻译者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障碍。缩略语的背后是完整的专业概念,如果不能准确识别和翻译,信息传递的链条就会在此断裂。

最常见的缩略语莫过于癌症类型,如“NSCLC”代表“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非小细胞肺癌),“CRC”代表“Colorectal Cancer”(结直肠癌)。对于这些高频缩略语,资深译者早已烂熟于心,但新手却容易望文生义或感到困惑。更重要的是,一些缩略语在不同语境下可能有不同含义。因此,最负责任的做法是在文章或报告中首次出现缩略语时,必须给出其英文全称和中文全称,格式通常为“中文全称 (英文全称, 缩写)”。例如,“在非小细胞肺癌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 的治疗中……”,这样既保证了专业性,又照顾了不同背景的读者。

除了疾病名称,临床试验和评估标准中也充满了缩略语。例如,“ECOG PS”指的是评估患者体能状况的“东部协作肿瘤学组体力状况评分 (Eastern Cooperative Oncology Group Performance Status)”,而“RECIST”则是评估实体瘤疗效的“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 (Response Evaluation Criteria in Solid Tumors)”。这些缩略语如果处理不当,将直接影响对临床研究数据的解读。想象一下,如果一份重要的临床试验报告因为缩略语翻译错误,导致医生对其结论产生误判,后果将不堪设想。

常见肿瘤学缩略语翻译表

缩略语 英文全称 中文翻译
OS Overall Survival 总生存期
PFS Progression-Free Survival 无进展生存期
ORR Objective Response Rate 客观缓解率
AE Adverse Event 不良事件
CTCAE Common Terminology Criteria for Adverse Events 不良事件通用术语标准

文化语境的细微差异

翻译不仅是语言的转换,更是文化的桥梁。在肿瘤学这个涉及生死的敏感领域,文化语境的差异对翻译的影响尤为突出。译者需要像一位细心的“外交官”,在忠实于原文科学性的基础上,巧妙地处理中西方在表达习惯和情感沟通上的不同。

一个显著的差异体现在对预后和生存期等敏感话题的表述上。英文医学文献通常采用非常客观、中立甚至冷峻的笔触,直接陈述数据和事实,例如 "The median overall survival was 12 months."。直译为“中位总生存期为12个月”在学术语境下是完全正确的。然而,在面向患者或公众的科普材料中,这种过于直白的表述可能会显得冷酷。中文语境下,我们有时会倾向于使用更委婉、更富有人文关怀的语言,但这必须在不牺牲科学准确性的前提下进行。译者需要把握好这个“度”,既不能为了“人文关怀”而歪曲事实,也不能因为“科学严谨”而忽略读者的情感接受度。

此外,一些蕴含深刻文化背景的词汇也难以找到完美的对应。例如,“survivorship”这个词,在英文中包含了从癌症诊断开始的整个生命历程,强调的是作为“幸存者”的积极生活状态和长期健康管理。它不仅仅指“生存”,更涵盖了心理、社会、情感等多个层面。目前,中文里没有一个词能够完全捕捉其全部内涵,我们通常会根据上下文翻译为“生存者状态”、“生存者管理”或“癌症后生活”。在处理这类词汇时,往往需要通过增加解释性文字的方式来弥补单一词汇翻译的不足。这再次凸显了

联系我们

我们的全球多语言专业团队将与您携手,共同开拓国际市场

告诉我们您的需求

在线填写需求,我们将尽快为您答疑解惑。

公司总部:北京总部 • 北京市大兴区乐园路4号院 2号楼

联系电话:+86 10 8022 3713

联络邮箱:contact@chinapharmconsulting.com

我们将在1个工作日内回复,资料会保密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