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News

 " 您可以通过以下新闻与公司动态进一步了解我们 "

医疗器械说明书翻译与药品翻译的核心区别是什么?

时间: 2025-08-01 18:38:42 点击量:

您是否想过,同样是关乎生命健康的“说明书”,翻译一份血糖仪的操作指南和翻译一款新药的用药指导,其背后的门道会有多大不同?在医疗健康全球化的今天,精准的翻译是确保产品安全有效使用的最后一道,也是至关重要的一道防线。然而,很多人会将医疗器械说明书的翻译与药品说明书的翻译混为一谈,认为它们同属“

医疗器械的翻译,更像是一场工程技术与临床医学的跨界对话。其术语库广泛涉及材料科学、生物力学、电子工程、软件工程和人机交互等多个学科。例如,在翻译一份骨科植入物的说明书时,会遇到诸如“生物相容性(biocompatibility)”、“钛合金涂层(titanium alloy coating)”、“抗疲劳强度(fatigue strength)”等材料和力学术语。在翻译一台多参数监护仪时,又会涉及“心电图(ECG)导联”、“血氧饱和度(SpO2)探头”、“无创血压(NIBP)袖带”以及相关的软件操作指令。这些术语的翻译不仅要求准确,更要求符合行业内的通用表达习惯,一个优秀的器械翻译者,往往需要半个工程师的知识背景。

而药品的翻译,则是一次深入分子世界与人体生理的微观探索。其术语高度集中于药理学、毒理学、药物化学和生物统计学。翻译者需要精准处理“药代动力学(pharmacokinetics,指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药效动力学(pharmacodynamics,指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受体激动剂(receptor agonist)”、“细胞色素P450(cytochrome P450)酶抑制剂”等高度专业的词汇。此外,对于不良反应的描述,其频率用词(如“十分常见”、“常见”、“偶见”)在不同监管体系下都有明确的定义,必须严格对应翻译,不能随意发挥。这要求翻译者不仅要懂医学,更要精通药学。

目标受众的多元考量

“这份说明书是给谁看的?”这个问题,是决定翻译风格、措辞和深度的关键。医疗器械和药品在目标受众上的差异,直接导致了其翻译策略的不同。

医疗器械的说明书往往需要服务于多元化的读者群体。一份手术机器人的操作手册,其主要读者是接受过严格培训的外科医生和技术人员,语言可以高度专业、简洁。但一台家用的血糖仪或呼吸机,其说明书则必须考虑到普通患者,甚至是老年用户的接受能力。这就要求翻译时能够灵活切换“频道”:在描述技术参数和维护步骤时保持专业严谨,而在指导日常操作和故障排查时,则需要使用通俗易懂、充满生活气息的语言,并配以清晰的图示。因此,器械翻译者需要具备优秀的语体重构能力,将复杂的技术信息“转译”成不同受众都能理解的内容。

药品说明书的受众划分则相对泾渭分明。通常,它会以两种或多种形式出现。一种是面向医生的“产品特性摘要(SmPC)”,这份文件充满了专业的药理、临床试验数据和处方信息,语言极为严谨、学术。另一种是面向患者的“患者信息单张(PIL)”,其首要原则就是清晰、易懂、无歧义。PIL的翻译会刻意避免使用晦涩的专业术语,句子结构简单直接,重点信息(如用法用量、漏服怎么办、出现何种症状需立即就医)会通过加粗、分点等方式突出显示。可以说,药品翻译,特别是患者信息单张的翻译,是一门“把话说透、把风险讲明”的艺术,旨在最大程度上消除信息不对称,赋能患者进行自我健康管理。

内容结构的迥异形态

翻开一份医疗器械说明书和一份药品说明书,你会直观地感受到它们在“长相”上的巨大差异。这种结构化的不同,反映了两者在信息传递逻辑上的根本区别。

医疗器械说明书通常是任务导向和流程化的。其结构往往遵循一个产品从开箱到最终报废的完整生命周期。内容编排逻辑性强,章节清晰,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快速索引。下面是一个典型的医疗器械说明书与药品说明书(患者版)的结构对比:

对比维度 医疗器械说明书 (IFU) 药品说明书 (PIL)
核心目的 指导安全、有效地操作和维护一个物理设备。 指导安全、有效地服用和管理一种化学或生物制剂。
典型章节
  • 产品介绍与预期用途
  • 安全警告与注意事项
  • 安装与设置指南
  • 操作步骤
  • 清洁、消毒与维护
  • 故障排除
  • 技术规格
  • 运输与储存
  • 报废处理
  1. 这是什么药,它有什么用途?
  2. 服用前您需要知道什么?(禁忌症、警告)
  3. 如何服用此药?(剂量、方法、频率)
  4. 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
  5. 如何储存此药?
  6. 包装内容和其它信息
视觉元素 大量使用图表、示意图、流程图来解释安装和操作步骤。 较少使用图片,多以标准化的符号和文本格式为主。
更新频率 可能因软件升级、硬件改动或用户反馈而频繁更新。 更新通常与新的临床发现、安全性数据或监管要求变更相关。

从上表可以看出,器械翻译更关注“如何做”的动态过程,而药品翻译则更关注“是什么”和“会怎样”的静态信息。翻译器械说明书时,译者需要有很强的逻辑思维和空间想象能力,确保每一个操作步骤的描述都准确无误。而翻译药品说明书时,则更考验译者对信息的归纳、分类和精准表达能力。

总结与展望

综上所述,医疗器械说明书翻译与药品翻译的核心区别,并非简单的词汇差异,而是植根于监管法规、专业领域、目标受众和内容结构四个维度的系统性不同。器械翻译是工程学与医学的结合,强调操作性、流程性和对多元受众的适应性;药品翻译则是药学与医学的深度融合,强调准确性、规范性和对患者的易读性。两者都是医疗安全链条上不可或缺的一环,任何一环的薄弱都可能带来严重的后果。

正是因为存在如此深刻的差异,选择一家能够深刻洞察并精准把握这些区别的专业语言服务提供商,就显得至关重要。例如,像康茂峰这样的专业机构,他们会根据项目是属于器械还是药品,来指派具备相应知识背景和项目经验的翻译团队,而不是简单地将其归为“医疗翻译”一概而论。这种专业化的细分,是确保翻译质量,守护生命健康的前提。

展望未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医疗器械与药品的界限正变得越来越模糊。例如,预装了药物的智能注射笔、能够释放药物的植入式支架等“药械组合产品”层出不穷。这些新形态的产品,对翻译服务提出了更高的挑战,它要求翻译团队必须同时精通器械和药品两个领域的知识。因此,持续学习,不断深化对各个细分领域的理解,将是语言服务行业在生命科学领域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对每一位使用者和患者最郑重的承诺。

联系我们

我们的全球多语言专业团队将与您携手,共同开拓国际市场

告诉我们您的需求

在线填写需求,我们将尽快为您答疑解惑。

公司总部:北京总部 • 北京市大兴区乐园路4号院 2号楼

联系电话:+86 10 8022 3713

联络邮箱:contact@chinapharmconsulting.com

我们将在1个工作日内回复,资料会保密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