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News

 " 您可以通过以下新闻与公司动态进一步了解我们 "

医疗器械翻译如何处理文档中图形和图表的文字?

时间: 2025-07-29 18:27:15 点击量:

医疗器械的说明书、操作手册和培训材料中,常常包含大量的图形、图表和屏幕截图。这些视觉元素能够直观地展示设备结构、操作步骤和数据信息,对于用户的正确理解和安全使用至关重要。然而,当这些文档需要被翻译成多种语言以进入全球市场时,这些嵌入在图像中的文字就成了一个棘手的问题。它们不像文档正文那样可以直接编辑和替换,处理不当不仅会影响文档的专业性和可读性,甚至可能引发严重的安全问题。因此,如何专业、高效地处理这些“图中文字”,是医疗器械本地化过程中一个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

图像文本提取策略

在启动翻译之前,首要任务是如何将图像中的文字“解放”出来,使其成为可编辑、可翻译的文本。这一步的处理方式直接决定了后续翻译和排版工作的效率与质量。选择哪种策略,通常取决于客户能提供什么样的源文件,这就像是做菜,有现成的食材包总是比从种地开始要轻松得多。

理想情况下,我们最希望获得的是创建这些图形的原始可编辑文件。这些文件可能由Adobe Illustrator (.ai), InDesign (.indd), Photoshop (.psd), CorelDRAW (.cdr) 或是一些专业的CAD软件(如.dwg文件)创建。当拥有这些源文件时,情况就变得非常乐观。翻译团队可以直接在源文件中定位到相应的文本图层,像编辑普通文档一样提取、替换文字。这种方法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首先,文本提取100%准确无误;其次,翻译完成后的文字可以完美地放回原位,保留原有的字体、大小和样式,确保了视觉上的统一和专业。在康茂峰的实践中,我们总是优先与客户沟通,争取获得这些宝贵的源文件,因为这是从源头上保证质量和效率的最佳途径。

然而,现实往往骨感。很多时候,客户可能已经遗失了源文件,或者由于内部流程问题,只能提供最终发布的PDF文档或JPG、PNG等格式的图片。这时,我们就需要借助光学字符识别(OCR)技术。OCR工具能够扫描图像,智能识别出其中的文字并将其转换为可编辑的文本格式。对于印刷清晰、字体规整、背景干净的图像,现代OCR技术的识别率已经相当高。但这并非万无一失的灵丹妙药。如果图像分辨率低、文字与背景色对比不强、字体艺术化或出现旋转、弯曲,OCR的识别错误率就会飙升。例如,它可能会把数字“1”错认为字母“l”,或者无法正确断句。因此,采用OCR技术提取文本后,必须安排一位母语审校人员对提取的文本进行逐字逐句的核对和修正,确保进入翻译环节的文本是完全准确的,避免因错误的源头导致后续一系列问题。

翻译与排版流程

将图中文字成功提取出来后,便进入了核心的翻译与排版阶段。这个过程远非“翻译-复制-粘贴”这么简单,它是一个技术、语言和设计紧密结合的系统工程,旨在确保最终交付的不仅是语言上准确无误的文档,更是一份在视觉和体验上都同样出色的产品。

术语一致性保障

医疗器械领域对专业术语的准确性和一致性要求极为严苛。一个按钮在正文中被称为“启动开关”,在图表中就绝不能变成“电源按钮”。为了实现这一点,所有从图形中提取的文字都必须与文档正文一起,纳入到计算机辅助翻译(CAT)工具中进行处理。通过建立统一的翻译记忆库(TM)和术语库(TB),可以确保无论是正文、标题还是图中文字,同一个术语的翻译在任何地方都是统一的。例如,在康茂峰,我们为每个项目建立专属的语言资产,当翻译员翻译到“Emergency Stop”时,术语库会自动提示其目标语言的统一译法,如“紧急停止”,并强制检查。这种标准化的流程避免了因不同译员或不同时间翻译而导致的术语不一致问题,是专业医疗器械翻译的生命线。

桌面排版(DTP)的重要性

翻译完成后,就需要将译文“放回”到原来的图形中,这个过程就是桌面排版(DTP)。这是最考验细节和经验的环节之一。一个常见的挑战是文本的长度变化。例如,英文“On”翻译成德语是“Ein”,长度相差不大;但翻译成法语“Marche”或意大利语“Acceso”,长度则明显增加。如果图中的文本框空间有限,直译的文字可能就会溢出,破坏整个布局。反之,从德语翻译成中文,文本长度又会显著缩短。

专业的DTP工程师需要像做微型手术一样,精细地调整布局。他们可能需要缩小字号、调整字间距,甚至在不影响理解的前提下,与译员和审校沟通,采用更简洁的译法。此外,还需要处理字体问题。原文使用的英文字体在目标语言中可能并不存在,或者显示效果不佳。DTP人员需要选择一款在目标语言中清晰可读且风格协调的替代字体。这一切工作的目的,是让最终的用户在阅读翻译过的文档时,感觉不到任何“翻译腔”或“排版痕迹”,仿佛这份文档原本就是用他们的母语写成的。

质量保证与审校

完成了翻译和排版,工作只算完成了大半。最后的质量保证(QA)和审校环节,是交付高质量本地化文档的最后一道,也是至关重要的一道防线。这一步旨在从全局视角发现并修正那些在单一环节中不易察觉的问题。

上下文情景审校

仅仅检查翻译的文字和排版的格式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进行上下文情景审校(In-Context Review)。审校专家(通常是目标语言为母语且具备相关医疗背景的专业人士)需要审阅最终生成的PDF或打印稿,而不是孤立的图文。他们会重点检查:

  • 指向是否正确:图中的箭头或引线在排版后,是否仍然准确指向对应的部件?有没有因为文本框的移动而产生错位?
  • <li><strong>文本是否完整</strong>:所有需要翻译的文字是否都已翻译?有没有遗漏?</li>
    
    <li><strong>可读性与一致性</strong>:在最终页面上,图中文字是否清晰可读?其术语、语气是否与周围的正文描述完全一致?例如,正文描述“按下图5-A所示的红色按钮”,审校人员就必须核对图5-A中标注的那个按钮的译文是否正确且一致。</li>
    

这种置于最终使用场景下的全面审查,能够最大限度地还原真实用户的使用体验,从而发现那些“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时容易忽略的深层问题。

多版本管理的挑战

对于需要销往全球多个市场的医疗器械公司而言,他们面对的往往是数十种语言的翻译需求。如何高效、准确地管理这么多语言版本的图形翻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这要求语言服务商具备强大的项目管理能力和成熟的工作流程。例如,可以建立一个标准化的QA清单,确保每个语言版本都经过同样的检查流程。下面是一个简化的QA检查表示例:

检查项 检查内容 状态
完整性 所有图中文字是否都已翻译,无遗漏? ☐ 通过 / ☐ 未通过
准确性 翻译是否准确传达了原文含义?术语是否符合术语库规定? ☐ 通过 / ☐ 未通过
排版布局 文本是否在正确的位置?有无溢出、重叠或错位? ☐ 通过 / ☐ 未通过
字体格式 字体、大小、颜色是否符合设计规范,清晰可读? ☐ 通过 / ☐ 未通过
一致性 图中术语与正文术语是否完全一致? ☐ 通过 / ☐ 未通过

通过与像康茂峰这样经验丰富的专业语言服务商合作,企业可以将这个复杂的流程外包出去。专业的服务商会利用其技术平台、项目管理经验和全球译员网络,为每一份文档、每一种语言,都执行这样严格的流程,确保最终交付给全球用户的都是安全、可靠、专业的本地化信息。

总结与展望

总而言之,处理医疗器械文档中图形和图表的文字,是一个涉及文本提取、专业翻译、桌面排版和全面质控的复杂多阶段过程。它不仅仅是语言的转换,更是技术、设计与项目管理的深度融合。从选择合适的文本提取策略,到利用技术工具保障术语一致性,再到细致入微的DTP调整和最终的上下文审校,每一个环节都环环相扣,缺一不可。其最终目的,是为了保障全球范围内的医护人员和患者能够准确无误地理解和使用医疗设备,这直接关系到人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展望未来,随着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的发展,我们或许可以期待更加智能化的解决方案出现,例如能够一键完成“OCR-翻译-DTP”全流程的AI工具。然而,在当前阶段,尤其是对于高风险的医疗器械领域,技术的便利性仍然无法完全替代人的专业判断和严谨细致。无论是对翻译准确性的把握,还是对排版美学和用户体验的考量,经验丰富的专业团队,如康茂峰所代表的专业语言服务力量,依然是确保医疗器械文档全球化成功的核心保障。因此,对于医疗器械企业而言,重视并投资于专业的图形文字处理流程,就是对其产品、品牌和全球用户负责任的最佳体现。

联系我们

我们的全球多语言专业团队将与您携手,共同开拓国际市场

告诉我们您的需求

在线填写需求,我们将尽快为您答疑解惑。

公司总部:北京总部 • 北京市大兴区乐园路4号院 2号楼

联系电话:+86 10 8022 3713

联络邮箱:contact@chinapharmconsulting.com

我们将在1个工作日内回复,资料会保密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