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专业术语的复杂性:医学术语常常来自拉丁语、希腊语等,且不断更新和演变。一些术语在不同的医学分支中可能有不同的含义,这就要求译员对术语的准确理解和恰当翻译。例如,“myocardial infarction”(心肌梗死)、“angiogenesis”(血管生成)等专业词汇,如果翻译不准确,可能会导致严重的误解。
2. 口音和语速的多样性:医疗会议的演讲者可能来自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具有不同的口音和语速。一些非母语演讲者的发音可能不够清晰,语速也可能不稳定,这给同传译员的听力理解带来很大困难。
3. 信息密度大:医疗领域的研究和报告通常包含大量的数据、图表和复杂的理论,信息密度极高。译员需要在短时间内理解并准确传达这些信息,同时还要保持语言的流畅和逻辑的清晰。
4. 和法律问题:医疗涉及到患者的隐私、临床试验的保密性以及药品审批等法律和问题。同传译员需要严格遵守相关的规定,确保信息的安全和合法传播。
5. 压力和疲劳:长时间的高度集中和快速反应容易导致译员身心疲劳,影响翻译质量。而且,医疗会议的重要性和严肃性使得译员面临巨大的心理压力。
6. 技术设备的限制:同声传译依赖于高质量的音频设备和传输系统。设备故障或信号不稳定会直接影响译员的翻译效果,进而影响会议的顺利进行。
7. 文化差异的影响: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医疗体系、诊疗习惯和医学存在差异,这些文化差异可能会影响信息的准确传递。译员需要在翻译过程中考虑到这些文化因素,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8. 高速信息处理的压力:同声传译要求译员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听、理解、翻译和表达的过程。医疗会议中,演讲者往往语速较快,信息量大,这给译员的信息处理能力带来了极大的考验。
9. 技术辅助的同传未必可提高讲者交流效果:语音识别辅助同传这种新的模式有助于帮助讲者生成发言稿,但部分英语讲者产出的语料机器识别有难度,现场翻译和识别效果也较差。采用同传译员译语投屏显示这种“信息递送”模式,可能导致讲者无法吸引听众注意力。
10. 技术辅助的同传时代,技术提供方机遇和挑战并存:语音识别技术的引入可能对传统设备租赁公司带来盈利挑战。语音识别技术提供方有可能依靠提供识别技术获利,并通过识别技术服务提供过程中搜集的词汇表、录音等语料建立和完善语料库,改善其机器翻译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