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确保信息保密性的措施
1. 人员筛选与培训
在选拔同声传译人员时,优先考虑具有医疗行业背景的译员,并进行严格的背景调查。
定期进行保密培训,通过案例分析、情景模拟等方式,让译员深刻理解保密的重要性,并掌握具体的操作方法。
2. 技术手段的运用
使用加密通讯设备,防止会议内容被。
采用虚拟同传平台,有效控制信息的传播范围。
应用数字水印技术,在信息泄露时快速追踪源头,起到震慑作用。
3. 物理环境的管控
选择安全性高、私密性强的会议场所。
在会议进行期间,严格控制人员进出,并对会场进行必要的安全检查。
对于会议资料的管理要格外谨慎,纸质文件应妥善保管,电子文件需设置访问权限,并在会后及时销毁或归档。
4. 法律协议的签订
在会议开始前,所有参与人员,包括同声传译人员,都应签署具有法律效力的保密协议。协议应明确界定保密信息的范围、保密期限以及违反协议的后果。
5. 应急预案的制定
为可能发生的意外情况做好准备,如信息泄露后如何快速响应、如何将损失降到最低、如何追究相关责任等,都应在预案中详细规划,并通过定期演练,确保所有相关人员熟悉应急流程。
确保信息安全性的措施
1. 使用安全的设备和系统
例如,ITC品牌的同传设备采用红外信号进行传输,可以保证在任何类型的会场中进行无线的发射和接收,并且具有自动转接现场语言、茶水申请、短信通知、发言计时、直接翻译和间接翻译、呼叫和技术支持、传译通道锁定、独立语音监听等功能,有助于确保信息的安全性。
2. 遵循翻译服务合同中的安全条款
口译服务合同中包含保密与安全条款,译员需要按照合同要求确保信息的安全性。
3. 注意人工智能应用的安全性
随着人工智能在翻译中的应用,要关注在远程服务器上传输信息是否安全,以及在云端存储备份是否违反保密协议等问题。不同的客户对保密性的敏感性和态度不同,对于保密性要求高的客户,如律师事务所和制药公司,可能需要谨慎使用人工智能翻译工具。
4. 确保网络环境的安全
在测试机器同声传译系统时,应提供其所需的互联网服务,网络条件应满足上行带宽不低于100kbit/s、下行带宽不低于8Mbit/s,并保持稳定的连通状态;在测试离线同传功能时,应确保系统处于断网状态。测试场景宜采用非高噪环境,环境噪音低于35db,以减少外界干扰对信息安全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