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设备故障
1. 事先准备
同传人员应随身携带备用的翻译设备,如耳机、麦克风等。在进入同传工作场地前,要检查设备的兼容性和电量等情况。
了解场地的设备布局,知道紧急备用设备的存放位置,例如备用的同传箱等。
2. 应急处理
如果耳机出现故障,先尝试快速调整音量、检查线路连接等简单操作。如果无法解决,迅速切换到备用耳机。
当麦克风故障时,尽快通知技术人员,同时使用手势向搭档或会议组织者示意,在设备修复期间,尽量用简洁的语言进行翻译,以保证信息传递的连贯性。
二、语言障碍(不熟悉的词汇、方言等)
1. 词汇方面
平时积累丰富的词汇量,包括专业术语、新兴词汇等。在遇到不熟悉的词汇时,可以根据上下文进行合理推测。例如,如果是医学同传中遇到一个生僻的病症名称,可以根据描述该病症的症状、治疗方法等周边词汇来推断大致含义。
采用解释性翻译的方法,用目标语言中熟悉的词汇和表达来解释源语言中的生僻词汇。
2. 方言问题
提前了解可能涉及的方言区域和其语言特点。如果在同传中遇到方言内容,可以请求说话者适当放慢语速或者改用标准语进行表达。如果无法改变,要依靠自己对方言的有限了解和对标准语的转换能力进行翻译。
三、文化差异导致的误解
1. 文化背景知识储备
深入学习不同语言背后的文化,包括宗教信仰、社会习俗、历史典故等。例如在涉及中东地区的商务同传中,要了解当地的宗教禁忌,避免因文化误解造成翻译错误。
对可能产生文化冲突的内容保持敏感,在翻译时进行适当的调整。比如在翻译一些具有文化特色的幽默内容时,要找到目标语言文化中相对应的幽默元素进行转换。
2. 现场沟通与澄清
如果发现因为文化差异导致的理解困难,同传人员可以在适当的时候(如会议间隙或者通过与发言人简短交流)询问发言人的意图,以确保翻译的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