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会前准备阶段
1. 了解听众背景
提前获取听众的来源、专业领域、语言能力等信息。例如,如果听众大多是某一特定专业领域的专家,同传人员就需要深入熟悉该领域的专业术语,以便在翻译过程中更好地与他们互动。
2. 准备常见问题回答
预测可能在会议期间听众提出的问题类型,并准备好相应的翻译回答。比如在商务会议中,可能会涉及到产品价格、合作模式等常见问题,同传人员要提前将相关的术语和表达准确翻译并牢记。
二、会议进行阶段
1. 眼神交流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如小型会议、同传箱位置合适等),同传人员可以与听众进行适当的眼神交流。这有助于判断听众是否理解翻译内容,若看到听众有疑惑的表情,可以在合适的时机调整翻译的方式或进行补充解释。
2. 反馈处理
如果听众通过举手、传纸条等方式提出反馈,如指出翻译错误或者要求进一步解释某些内容,同传人员要冷静、礼貌地回应。如果是翻译错误,应及时纠正;如果是需要进一步解释,要在不影响会议进程的前提下,以简洁明了的方式补充说明。
3. 适应听众反应调整节奏
观察听众的反应来调整自己的翻译节奏。如果听众看起来比较轻松,能够跟上翻译内容,可保持正常节奏;如果听众表现出困惑或者紧张,可能需要适当放慢速度,或者对一些关键概念进行重复或重新解释。
三、会后跟进阶段
1. 收集意见
可以主动询问听众对同传服务的意见和建议,以便在今后的工作中改进。例如,通过与会议组织者沟通,让组织者帮忙收集听众的反馈信息。
2. 总结经验
根据会议期间与听众互动的情况进行总结。如果发现某些术语或表达引起了听众的误解,在今后类似的会议中就要进行调整和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