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际医药翻译术语统一标准
1. 《传统医学国际标准名词术语》
收录3543个词条,翻译时有四项标准:反映传统医学实质、避免采用拼音、不造新词、与WHO标准一致。
2. 《WHO中医药术语国际标准》
2022年3月发布,为中医药的标准化、国际化提供了统一的中英对照蓝本。该标准的制定过程涉及国内外专家及相关机构的大力支持,经过多次修订与审核后正式发布。
3. 《IOS18662-1:2017中医药-术语-第一部分中药材术语》
2017年发布,考虑到不同国家和地区对中药材名称的习惯用法以及科研、教育、贸易等不同领域的需求,标准文本中包含英文、拼音、繁简汉字、拉丁文名字等,极大地扩展了标准的适用性。
4. 医学系统命名法-临床术语(SNOMED CT)
基于概念的结构化综合性临床术语集,是目前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临床医学术语与信息编码系统。SNOMED CT分为国际版和本国版,国际版每年1月和7月更新,本国版可根据本国情况发布和更新。
中国医药翻译术语统一标准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医基础理论术语GB/T20348-2006》
这是中国制定的国家标准之一,用于规范中医基础理论术语的翻译。
2. 《中医药常用名词术语英译》(2004年)和《中医药学名词》(2004年)
这两个标准也是中国在中医药术语翻译方面的重要参考,用于规范中医药名词术语的英译。
3. 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的工作
该委员会负责制订科学技术名词审定的原则及方法,为中医药名词审定工作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宝贵经验。审定工作包括选词、规范订名、给出定义性注释和英文译名,同时建立术语数据库。
确保术语统一的策略
1. 建立术语库
药企和翻译机构应建立专门的医药术语库,并定期更新和维护。术语库应包含药品名称、药理作用、临床试验术语等,并标注不同语言的对等形式。
2. 制定术语使用规范
制定详细的术语使用规范,明确术语的选择、使用和更新流程。规范应涵盖术语的来源、定义、语境应用等方面。
3. 加强翻译人员的培训
定期对翻译人员进行医药专业知识和术语管理的培训,提高其专业素养和术语统一意识。
4. 利用技术手段辅助翻译
利用计算机辅助翻译(CAT)工具和机器翻译(MT)技术,结合术语库,可以提高翻译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5. 多部门协同合作
药品申报资料翻译涉及多个部门(如研发、注册、市场等),各部门应协同合作,确保术语使用的统一。
6. 参考国际标准和指南
参考国际权威机构发布的医药术语标准和指南,如WHO的《国际药典》、EMA的《药品注册指南》等,确保术语的国际化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