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药物名称
1. 使用官方名称
优先采用国际通用的药品学名,即INN(International Non
proprietary Names)。例如,“paracetamol”(扑热息痛),这是全球通用的学名,在翻译时不应使用一些不规范的俗名或地方名称。
2. 遵循当地习惯(如果适用)
在某些地区,可能有约定俗成的药物名称翻译。比如在中国,“aspirin”通常被译为“阿司匹林”,这是已经被广泛接受的译名,即使有其他可能的音译方式,也应遵循这种习惯译名。
3. 查证特殊药物
对于一些新型药物或者罕见病用药,要查阅专业的医药词典、药品说明书原文或者向专业的医药人士请教。例如一些生物制剂的名称可能非常复杂,像“adalimumab”(阿达木单抗),需要准确翻译。
二、剂量
1. 数字与单位准确翻译
准确翻译剂量中的数字和单位。例如,“5 mg”应译为“5毫克”,其中数字“5”按照常规数字翻译,单位“mg”(milligram)译为“毫克”。对于一些特殊的剂量单位,如“IU”(国际单位),也要准确翻译。
2. 注意剂量表达的格式
在不同语言中,剂量的表达格式可能有所不同。例如,在英语中可能会说“take 1 tablet twice a day”(每日两次,每次一片),而在汉语中更习惯说“每日两次,每次服1片”。要根据目标语言的表达习惯调整剂量表达的顺序。
三、用法
1. 动词的准确选择
选择准确的动词来描述药物的用法。例如,“inject”(注射)、“swallow”(吞服)、“apply”(涂抹)等。如果是“topical application”,应译为“局部涂抹”。
2. 明确使用频率和时间
准确翻译用药的频率和时间相关的表述。如“q.d.”(每日一次,拉丁文“quaque die”的缩写)应译为“每日一次”;“b.i.d.”(每日两次,拉丁文“bis in die”的缩写)译为“每日两次”。对于像“for 5 days”(持续5天)这样表示用药时长的表述也要准确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