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遵循学科定义:医药专利中的专业术语具有高度的科学性和准确性,翻译时必须遵循其学科定义,确保译名的科学性和专业性。例如,“pharmacokinetics”应译为“药代动力学”,“pharmacoepidemiology”应译为“药物流行病学”。
2. 确保准确性:准确性是医药专利翻译中专业术语翻译的核心要求。一个小的翻译错误可能导致严重后果,如误解药物的作用机制或剂量要求。例如,“dosage form”应译为“剂型”,而不是“剂量形式”。
3. 结合上下文判断多义性:有些术语在不同语境中有不同含义,译者需要结合上下文准确判断术语的具体含义。例如,“antibody”常见释义为“抗体”,但在特定上下文中也可能指“抵抗体”。
4. 参考权威资料:译者需要参考权威的医药学词典和标准,如《英汉医学词典》、《新编全医药学大词典》等,以及国际权威医药组织和机构发布的标准和指南,如世界卫生组织(WHO)、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的相关文件。
5. 利用在线数据库和专业网站:利用在线数据库和专业网站获取准确术语翻译,如PubMed医学文献数据库,以及一些专门的医药翻译网站和论坛。
6. 建立术语库:为确保术语的统一性,译者可以建立自己的术语库,记录专业术语及其对应译名,以便在后续翻译中查询和使用。在团队合作翻译项目中,制定统一的术语翻译表。
7. 平衡准确性与可读性:在生物医药专利翻译中,需要平衡准确性与可读性。过于追求准确可能导致翻译晦涩难懂,过于追求可读性可能导致专业术语的遗漏或误解。译者应考虑专利的目标读者,合理处理术语,使翻译既准确又不失可读性。
8. 运用翻译工具:善于运用翻译工具,如CAT工具(计算机辅助翻译工具)、机翻工具等,提高翻译效率,但仍需对工具生成的内容进行审查和修改,以确保准确性和专业性。
9. 持续学习:生物医药领域发展迅速,新术语不断涌现,译者需要持续学习,参加相关培训、阅读最新专业文献和参加交流活动,提升专业技能和知识储备。
通过这些技巧,译者能够更准确地翻译医药专利中的专业术语,确保专利文献的科学性和法律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