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器械翻译中的市场准入和认证操作涉及多个方面,包括了解目标市场的法规要求、确保翻译的准确性、进行必要的验证补充等。以下是详细的操作步骤:
不同国家和地区对医疗器械的市场准入和认证有不同的法规和标准。例如,欧盟的医疗器械法规(MDR)要求制造商对其产品符合所有欧盟相关医疗器械法规的通用安全和性能要求(GSPR)进行声明,并在产品上标注CE标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对某些医疗器械采用上市前批准制度,生产企业在产品上市前必须向FDA提交PMA申请书及相关资料,证明产品质量符合要求,在临床使用中安全有效。
医疗器械翻译的首要原则是精确性。认证文件中的每一个术语、每一项规定都必须准确无误地翻译。例如,“CE Marking”应译为“CE标志”,而不是“CE标记”,以避免歧义。
在医疗器械翻译中,验证补充是确保翻译质量的关键步骤。它通常包括术语验证、技术验证和法规验证三个部分。术语验证确保翻译中使用的术语与行业标准一致,避免歧义。技术验证和法规验证则分别确保翻译内容在技术和法规层面的准确性。
由于医疗器械行业的复杂性,与经验丰富、专业、具备资质的技术专家合作是很有必要的。例如,BSI是一家全球性的组织,在31个国家设有84个办事处,可以提供专业的市场准入和认证服务。
医疗器械法规可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因此制造商需要密切关注目标市场的最新法规动态,确保其产品始终符合最新的市场准入和认证要求。例如,2021年5月26日,欧盟《医疗器械指令(MDD) (93/42/EEC)》和《主动植入医疗器械指令(90/385/EEC)》被取代,并完全纳入《医疗器械法规》(MDR)。
通过上述操作,医疗器械制造商可以确保其产品在翻译过程中准确无误,并且能够顺利通过目标市场的市场准入和认证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