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术语准确性方面
1. 深入研究专业术语
医疗器械领域有大量特定的术语。例如,“catheter(导管)”和“probe(探头)”等术语不能混淆。如果在翻译中发现产品文档将类似术语用错,建议参考权威的医疗器械术语词典,如《多语种医疗器械分类术语集》,以确保术语的准确使用。
2. 核对术语的一致性
在整个产品文档中,同一医疗器械部件的术语应该保持一致。比如,一个设备的“外壳”在文档开头被译为“housing”,后面就不应再译为“shell”。如果发现这种不一致的情况,建议统一术语,以避免使用者的混淆。
二、法规合规性方面
1. 关注目标市场法规要求
不同国家和地区对医疗器械有不同的法规要求。例如,欧盟的医疗器械法规(MDR)对产品标签和说明书的内容、格式等有严格规定。如果翻译的产品要进入欧盟市场,发现产品说明书的翻译没有满足MDR对警告标识、产品功能描述等方面的要求,应按照MDR的规定进行修正,确保合规。
2. 参考法规标准翻译范例
许多官方机构会提供医疗器械法规标准的翻译范例。如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网站上有一些医疗器械相关文件的官方翻译版本。可以参考这些范例来修正产品翻译中不符合法规标准要求的部分。
三、文化适应性方面
1. 考虑文化差异对表达的影响
在某些文化中,直接的表达方式可能不被接受。例如,在一些亚洲国家,对于产品风险的描述可能需要更加委婉。如果翻译的产品说明书中风险提示过于直白,可能需要调整措辞,以更好地适应目标市场的文化习惯。
2. 避免文化禁忌
不同文化有不同的禁忌。如某些颜色在不同文化中有不同的含义,在医疗器械包装或说明书设计中,如果涉及到颜色相关的表述,要确保不会因为文化差异而产生误解。如果发现有这样的潜在问题,应进行修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