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准确理解源信息
1. 深入研究术语
对于社会效益相关术语,如“cost
effectiveness”(成本效益)、“improved access to care”(改善医疗可及性)等,要准确把握其在医疗领域的特定含义。例如,“cost - effectiveness”并非简单的“成本有效”,而是涉及到设备投入与所产生的社会健康效益之间的关系评估。
2. 把握公众健康概念
像“public health impact”(公众健康影响)、“disease prevention”(疾病预防)等概念,需要根据设备的功能和目标受众来理解。例如,对于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医疗器械,在翻译涉及公众健康信息时,要突出设备在降低心血管疾病发病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等方面的意义。
二、遵循目标语言的表达习惯
1. 调整语序
在某些语言中,句子的语序可能与源语言不同。例如,在英语中习惯先说重要信息,而在日语中可能会将一些修饰性成分前置。如果原文是“这一医疗器械对公众健康有着积极的影响,通过提高疾病早期检测率”,在翻译成日语时可能会调整为“この医疗机器は、疾病の早期検出率を高めることにより、公众卫生に积极的な影响を与えます。”
2. 选择合适词汇
不同语言对社会效益和公众健康信息有不同的词汇表达。比如,“社会效益”在英语中是“social benefit”,在法语中是“bénéfice social”。要选择最符合目标语言习惯和专业语境的词汇,避免产生歧义。
三、确保文化适应性
1. 考虑文化背景
在不同文化中,对公众健康和社会效益的认知存在差异。例如,在一些集体主义文化中,强调设备对整个社区健康的贡献可能更为重要;而在个人主义文化中,可能更关注设备对个体健康权益的保障。在翻译时要适当调整表述,以适应目标文化的价值观。
2. 避免文化禁忌
某些文化可能对特定的健康话题或医疗设备存在禁忌。例如,在一些宗教文化中,对于涉及人体某些部位的医疗器械可能有特殊的态度。翻译时要注意避免使用可能引起反感或违反文化禁忌的词汇或表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