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同传要求译员对医疗知识有深入的了解。人体生理结构知识是基础。译员需要清楚各个器官的名称、功能及其相互关系。例如,在一场关于心脏手术的同传中,译员必须准确翻译出诸如“心房”“心室”“冠状动脉”等专业术语。如果对这些术语不熟悉,很可能会造成翻译错误,影响信息的准确传递。
各种疾病的知识不可或缺。从常见疾病到罕见病症,译员都要有一定的认识。对于疾病的症状、病因、诊断方法和治疗手段等都要能准确表达。以癌症为例,不仅要知道不同类型癌症的英文表达,还要能解释其相应的病理特征和治疗的新进展等。这就要求译员通过阅读大量的医学书籍、研究报告来积累知识。
在源语言方面,医疗同传译员要具备深厚的功底。对于医疗英语,要掌握其独特的词汇、语法和表达习惯。医疗英语中有很多专业术语是由希腊语或拉丁语词根构成的,译员需要了解这些词根的含义,以便准确理解和翻译新出现的术语。例如,“hepatitis”(肝炎)中的“hepat
目标语言同样重要。译员需要保证目标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流畅性。在医疗同传中,不仅要准确传达信息,还要使译文符合目标语言的表达习惯。比如将英文的医疗报告翻译成中文时,要避免出现翻译腔,使译文通顺易懂。这需要译员通过大量的翻译练习,不断提高自己的目标语言水平。
顺句驱动是医疗同传的重要技巧之一。译员要按照听到的句子顺序进行翻译,而不是等到听完整个句子再进行翻译。在医疗场景中,例如医生快速介绍患者病情时,译员如果不能及时顺句驱动翻译,就可能会遗漏重要信息。所以译员要通过大量的练习来培养这种能力。
预测能力也很关键。根据医疗场景、上下文以及发言人的习惯,译员要能够预测接下来可能出现的内容。比如在手术直播同传中,当医生在进行某个常规步骤之前,译员可以根据经验预测相关的术语和表述,提前做好准备,从而更流畅地进行翻译。
医疗同传往往面临巨大的压力。在医疗紧急情况,如突发重大医疗事件的现场同传时,译员要保持冷静。例如在重大疫情期间的国际医疗交流同传中,面对大量的专业术语、快速的语速和紧张的氛围,译员如果心理素质不过关,就容易出现失误。
译员要能够承受错误带来的压力。在同传过程中,即使出现小的错误,也要迅速调整心态,继续准确地完成后续的翻译工作。这需要译员通过模拟各种高压场景进行训练,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
医疗同传是一项对译员要求极高的工作,需要从医疗知识储备、语言能力提升、口译技巧训练和心理素质培养等多方面进行训练和准备。只有全面提升自己在这些方面的能力,译员才能在医疗同传领域准确、高效地完成任务。未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国际医疗交流的日益频繁,医疗同传译员还需要不断学习新的医疗知识和口译技巧,以适应新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