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会前准备阶段
1. 资料收集与熟悉
时间分配:需要提前较长时间开始,通常在会议前数周甚至数月就要启动。例如,对于大型国际医疗会议,可能需要提前2
3个月开始收集相关的医学资料,如最新的研究报告、临床试验数据等。这部分工作要在会议开始前一周内基本完成,以便有时间进行整体复习。
原因:医学领域知识更新快,大量的专业术语和复杂概念需要足够的时间去理解消化,确保在会议同传时能够准确翻译。
2. 设备与场地测试
时间安排:在会议前1
2天完成。同传人员需要与技术人员配合,对同传设备(如耳机、麦克风、翻译间等)进行测试,确保声音清晰、无干扰等。要熟悉场地布局,了解自己的工作位置与会议主要区域的距离等情况。
重要性:如果设备存在问题,会影响同传质量,而提前1
2天可以有足够的时间解决可能出现的技术故障。
二、会议进行阶段
1. 翻译节奏
严格遵循发言人的节奏:发言人讲话速度不同,同传人员要迅速适应。例如,对于语速较快的医学专家介绍紧急的临床试验结果时,同传人员不能拖延,要几乎同步进行翻译,以保证信息及时传达给听众。
合理安排停顿:在遇到复杂的医学术语或长句子结构时,同传人员要巧妙利用发言人的自然停顿,快速处理信息并准确翻译。如果发言人没有合适的停顿,同传人员可能需要根据对内容的理解,在不影响语义的前提下适当断句翻译,这需要在极短的时间内做出判断,通常在几秒内就要决定如何处理。
2. 休息时间管理
充分利用短暂休息:医疗会议期间可能会有茶歇或者短时间的休息间隔,同传人员要利用这些时间放松喉咙、补充水分,快速调整状态。一般茶歇时间在15
30分钟,同传人员要在5分钟内完成自身状态的调整,剩下的时间可以回顾之前的翻译内容,查漏补缺或者提前熟悉下一部分即将涉及的医学主题。
三、会后总结阶段
1. 及时复盘
会议结束后尽快进行:最好在会议当天或者第二天完成。同传人员要回顾自己在会议期间的表现,特别是对那些翻译得不够流畅或者存在疑问的医学术语和概念进行整理,查阅资料或者请教专家进行确认。
作用:有助于提高同传人员的专业水平,为今后类似的医疗会议同传工作积累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