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准确传达医疗技术信息
1. 术语解释
新的医疗技术往往伴随着大量专业术语。例如,“基因编辑技术CRISPR
Cas9”,医学翻译能够将这些术语准确地翻译成患者能理解的语言。对于非专业人士来说,“CRISPR - Cas9”只是一串复杂的字母组合,但翻译可以解释为“规律间隔成簇短回文重复序列相关蛋白9,是一种基因编辑工具”,让患者对这项技术有初步的概念。
2. 技术原理阐述
以“质子重离子放疗技术”为例,医学翻译可以将其复杂的技术原理,如“利用质子或重离子射线在到达肿瘤病灶前能量释放不多,而到达病灶后释放大量能量来杀灭肿瘤细胞”,转化为通俗易懂的语句,如“有一种放疗方法,射线在到达肿瘤前能量释放少,到肿瘤处就释放很多能量来杀死肿瘤细胞”,使患者明白新技术的工作方式。
二、缓解患者的焦虑和恐惧
1. 文化适应性
在不同文化背景下,患者对医疗技术的接受程度和理解方式有所不同。医学翻译可以根据患者的文化背景进行调整。比如,在一些文化中,人们对手术较为排斥,认为会破坏身体的完整性。当介绍新的微创手术技术时,翻译可以强调“这种手术伤口很小,对身体的损害比传统手术小很多,恢复也快”,从文化可接受的角度来解释新技术的优势,减轻患者的担忧。
2. 答疑解惑
患者对新医疗技术通常有很多疑问,如“新技术有没有副作用”“治疗效果能持续多久”等。医学翻译能够准确地将患者的问题传达给医疗人员,并把医疗人员的回答清晰地反馈给患者,让患者得到准确的信息,从而减少因为信息不明确而产生的焦虑。
三、促进患者参与医疗决策
1. 风险与收益沟通
对于新的医疗技术,患者需要了解其风险和收益才能做出合理的决策。医学翻译能够将医疗人员告知的风险(如“某种新型抗癌药物可能会对肝脏功能有一定影响,但对抑制肿瘤生长有较好效果”)准确地翻译给患者,让患者权衡利弊,积极参与到治疗方案的选择中。
2. 理解治疗流程
新医疗技术可能有独特的治疗流程。医学翻译可以将复杂的流程,如“免疫细胞治疗需要先采集患者自身的免疫细胞,经过实验室培养和改造后再回输到患者体内”,简单地告知患者,使患者能够更好地配合治疗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