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建立术语库
1. 收集术语
从权威医学文献,如国际知名医学期刊(如《柳叶刀》《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等)、专业医学书籍(如经典的解剖学、病理学专著)中收集术语。这些来源的术语准确性和权威性较高。
参考医学专业机构(如世界卫生组织、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等)发布的术语标准。例如,世界卫生组织的国际疾病分类(ICD)系统包含了大量统一的疾病名称等术语。
2. 整理术语库
按照医学学科领域(如内科、外科、妇产科等)或者术语类型(疾病名称、药物名称、治疗方法名称等)对收集到的术语进行分类整理。例如,在药物名称术语库中,将不同类别的药物,如抗生素、心血管药物等分别归类。
对每个术语确定标准的翻译,并且标注可能存在的同义词或者不同地区的习惯用法。比如“心肌梗死”(myocardial infarction),在一些地区也被称为“心梗”,可以在术语库中进行相关标注。
二、翻译团队协作与沟通
1. 团队培训
对参与医学翻译的团队成员进行统一的医学术语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医学基础知识、术语的正确理解和翻译方法等。例如,通过邀请医学专家进行讲座,讲解最新的医学概念和术语的含义。
分享术语库的使用方法,确保每个团队成员都能够熟练查询和使用术语库中的术语。
2. 定期沟通
在翻译项目进行过程中,定期召开团队会议。在会议上,团队成员可以交流在翻译过程中遇到的术语一致性问题,例如某些新出现的医学技术或者疾病名称的翻译。
设立专门的术语审核人员,对翻译内容中的术语使用进行审核。审核人员发现术语不一致问题时,及时与翻译人员沟通并进行修正。
三、利用翻译工具
1. 术语管理工具
使用专业的术语管理软件,如SDL MultiTerm等。这些工具可以方便地创建、编辑和管理术语库,并且可以与翻译软件(如Trados等)集成。在翻译过程中,当遇到术语时,翻译软件能够自动提示术语库中的标准翻译。
2. 机器翻译辅助
一些先进的机器翻译引擎(如Google Translate、微软必应翻译等)在医学翻译方面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虽然机器翻译不能完全替代人工翻译,但可以作为参考,尤其是对于一些常见的医学术语。需要人工仔细核对机器翻译的结果,以确保术语的一致性和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