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词汇层面
1. 了解文化内涵
在医学术语翻译中,一些词汇可能具有特定的文化内涵。例如,在某些文化中,对于疾病的称呼可能带有宗教或民间信仰的色彩。译者需要深入了解源语言和目标语言文化中与医学相关的词汇内涵。例如,中医里的“气”概念,在英文翻译中可能被译为“Qi”,但同时需要在注释中解释其在中医理论体系中的复杂内涵,如它是一种生命能量等。
2. 避免直译陷阱
有些医学词汇不能简单直译。比如,不同文化中对身体部位的命名和理解可能存在差异。“足三里”这个中医穴位名称,不能直接按字面意思翻译,而应采用国际通用的针灸穴位译名“Zusanli(ST 36)”。
二、句子和语篇层面
1. 调整语序
不同语言的语序在表达医学概念时可能不同。例如,日语的句子结构往往是主
宾 - 谓,而英语是主 - 谓 - 宾。在翻译日英医学文献时,就需要调整句子成分的顺序,以符合目标语言的表达习惯。
2. 文化背景知识补充
在翻译医学科普文章或病历等语篇时,可能需要补充一些文化背景知识。例如,在西方文化中,患者的自主决定权相对较高,而在一些亚洲文化中,家属在医疗决策中可能扮演更重要的角色。在翻译涉及医疗等方面的内容时,需要考虑这种文化差异,必要时添加注释或调整表述方式,使目标语言读者能够理解。
三、跨文化交流意识
1. 尊重文化差异
译者要始终保持尊重不同文化的态度。在医学翻译中,无论是对传统医学还是现代医学内容的翻译,都不能以自己的文化标准去评判另一种文化中的医学概念和实践。例如,对待非洲传统医学中的一些治疗方法,在翻译相关研究或介绍时,要客观准确,尊重其背后的文化基础。
2. 与医学专业人士沟通
译者如果遇到因文化差异而难以确定的医学翻译问题,应与医学专业人士沟通。医学专业人士对不同文化中的医学概念、实践和等方面有更深入的了解,可以帮助译者更好地应对文化差异带来的翻译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