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准确性
1. 词汇精确性
医学术语通常具有非常精确的含义。例如,“myocardial infarction”(心肌梗死),其中“myocardial”指心肌的,“infarction”指梗死,每个单词都不能随意替换。如果不准确翻译,可能会造成严重的医疗误解。
2. 术语标准化
遵循国际通用的医学术语标准。比如,世界卫生组织(WHO)发布的国际疾病分类(ICD)中的术语规范。例如,“diabetes mellitus”(糖尿病)是被广泛认可的标准术语,不能按照字面简单译为“甜性的尿液疾病”等不规范的表述。
二、专业性
1. 专业知识储备
译者需要具备一定的医学知识。以解剖学术语为例,“femur”(股骨),如果没有医学知识,可能会错误地将其与其他腿部骨骼混淆。
2. 上下文理解
根据医学文本的上下文确定术语的准确含义。例如,“lesion”这个词在不同的医学语境下可能有不同的含义,可以是“病变”“损伤”等,需要结合上下文如“brain lesion”(脑病变)来准确翻译。
三、文化适应性
1. 不同医学文化差异
考虑不同医学文化中的概念差异。中医术语和西医术语有很大不同,像“气”这个概念在中医里有独特的内涵,翻译为“Qi”时,需要在注释中对其概念进行适当解释,以便西方读者理解。
2. 避免文化误解
防止因文化差异导致的误解。某些疾病名称或者医学概念在不同文化中的理解和接受程度可能不同,在翻译时要谨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