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词汇方面
1. 专业术语准确选择
深入研究专利所属领域的专业术语库。例如在机械工程专利中,对于“shaft”(轴)、“bearing”(轴承)等术语,要使用该领域内公认的译法。避免使用生僻或自创的术语,以确保行业内的读者能够轻松理解。
2. 普通词汇清晰表达
对于非专业词汇,选择简单明了的词汇。比如“device”(装置)、“method”(方法)等词,虽然有多个同义词,但选择最常用的词汇,可增强可读性。避免使用过于口语化或模糊的词汇,如“stuff”(东西)等。
二、句子结构方面
1. 遵循目标语言习惯
如果是将中文专利翻译为英文,要遵循英文的句子结构规则。例如,英文多使用长句和从句来表达复杂的逻辑关系,像“which”引导的定语从句,“where”引导的状语从句等。但也要注意句子长度不能过长,以免造成理解困难。
相反,将英文专利翻译为中文时,要符合中文多短句、逻辑清晰的特点。把长的复合句拆分成几个较短的句子,如英文“The device, which is used for testing the performance of the product and can be adjusted according to different requirements, is very practical.”可译为“该装置用于测试产品性能,可根据不同需求进行调整,非常实用。”
2. 逻辑关系明确
使用恰当的连接词来体现句子之间和段落之间的逻辑关系。在英文中,“therefore”(因此)、“however”(然而)、“moreover”(此外)等词很常用;在中文中,“所以”“但是”“并且”等词也起到类似的作用。这样可以使整个专利文本的逻辑清晰,易于理解。
三、文化适应性方面
1. 考虑目标受众的文化背景
如果专利是面向国际市场,在翻译时要考虑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差异。例如,某些数字、颜色在不同文化中有不同的含义,要避免因文化差异而产生的误解。一些特定的文化概念如果无法直接翻译,可以采用解释性翻译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