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术语准确性
1. 建立术语库
翻译开始前,收集专利所属领域的专业术语。例如,在电子通信专利中,像“调制解调器(modem)”、“带宽(bandwidth)”等术语需要准确界定。通过建立术语库,可以保证在整个翻译过程中术语的一致性,方便后期评价术语使用是否准确。
2. 参考权威资料
利用专业的词典、行业标准文档以及已有的权威翻译版本。例如,对于医学专利,参考国际医学术语标准和已经在该领域被广泛认可的翻译成果,确保所翻译的专业术语符合行业规范,这也为评价翻译质量提供了明确的标准。
二、语法和句法的正确性
1. 遵循目标语言语法规则
在将源语言(如中文)专利翻译为目标语言(如英文)时,要严格遵循英文的语法规则。例如,英文句子中的主谓一致、时态的正确使用等。像“这项发明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果(This invention has achieved remarkable results)”中,“has”的使用遵循了现在完成时的语法规则。如果语法错误较多,很容易判定翻译质量不佳。
2. 保持句子结构清晰
构建合理的句子结构,避免冗长、混乱的句子。对于复杂的专利内容,可以将长句拆分成短句,以增强可读性。例如,原句“一种用于提高汽车发动机燃烧效率且同时降低污染物排放的装置,其特征在于……(A device for improving the combustion efficiency of automobile engines and simultaneously reducing pollutant emissions, characterized in that...)”结构清晰,各成分明确,便于评价翻译是否准确传达了原意。
三、逻辑连贯性
1. 内容完整性
确保翻译后的内容完整表达了专利的所有关键信息。从专利的技术背景、发明内容到权利要求等各个部分都不能有遗漏。例如,专利中提到的技术参数、操作步骤等在翻译后都要完整呈现,否则就会影响对翻译质量的评价。
2. 逻辑关系明确
准确翻译表示逻辑关系的词汇和短语,如“因为(because)”、“所以(so)”、“并且(and)”、“或者(or)”等。在阐述专利技术的因果关系、并列关系等时,逻辑关系的正确传达至关重要。例如,“由于采用了新型材料,所以该产品的强度得到了提高(Because of the use of new materials, the strength of the product has been improved)”,如果逻辑关系翻译错误,整个专利的技术原理可能就无法被正确理解,从而影响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