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专利翻译中应对专利无效宣告的翻译工作,需要译者具备扎实的法律知识和技术背景,同时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建立术语库:在翻译过程中,建立一个专门的术语库是非常有帮助的。这不仅可以确保术语的一致性,还可以提高翻译效率。
2. 深入理解技术背景:译者需要对专利所涉及的技术领域有深入的理解,以便准确地翻译技术术语和概念。
3. 熟悉相关法律程序:译者需要熟悉专利无效宣告的法律程序,包括请求书的翻译、专利文件的翻译(如说明书、权利要求书等),确保准确传达请求方的法律主张和技术依据。
4. 多次校对与审核:翻译完成后,需要进行多次校对和审核,以确保翻译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5. 防患于未然:在准备外国专利申请的译文时应尽到专利代理师的职责,对于译文内容应做到与原文一致,对于存在可能模糊含义的原文,应谨慎处理。
6. 译文异议处理:在专利无效宣告程序中,如果双方当事人就委托翻译达成协议,专利复审委员会可以委托双方当事人认可的翻译单位进行全文、所使用部分或者有异议部分的翻译。双方当事人就委托翻译达不成协议的,专利复审委员会可以自行委托专业翻译单位进行翻译。
7. 避免翻译出错:在无效证据的组织过程中,针对外文文献,需要专利代理师与技术员一起进行研读,组织开展外文文献的翻译工作,避免翻译出错而导致证据的使用无效。
8. 准确理解原文:无论是翻译还是定稿,首先应对原文有准确的理解。在涉外专利文献的翻译过程中,应从语言、法律和技术三个方面进行综合考虑,以获得最准确的语言变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