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文件的翻译必须准确无误,因为翻译错误可能导致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被错误解释,从而影响维权效果。例如,在PCT专利国际申请的译文出现错误时,可能需要法院参考原始说明书(英文及译文)来修正权利要求中的错误表述。
通过对核心技术建立一个专利丛林(Patent Thicket),撰写既有进攻性又可维权的专利权利要求。例如,利用美国专利制度特有的连续申请(Continuing Application)和再发专利申请(Reissue within or after 2 years)来建立一个专利丛林,增加侵权可能性、潜在侵权者数量、潜在的赔偿范围和额度,以及增加抗诉的代价,同时减小专利权利要求全部被无效的概率。
专利布局不仅可以作为进攻型武器,通过许可或建立合作伙伴关系、交叉许可获得第三方技术,以及通过专利的排他性加强对自己核心技术的保护(价格,市场占有率等);还可以作为防御型武器,保护产品和市场占有率。一个有效的专利库可以提高“自由运作度”(“Freedom to Operate”),因此可能削弱竞争对手想要提起诉讼的意图,并且可以用来反诉竞争对手。
当面临专利侵权诉讼时,企业应提前将知识产权海外纠纷应对和预警机制嵌入其研发、运营体系,以避免面临侵权诉讼时处于完全被动、被牵制的地位。
不同国家和地区有不同的专利制度和维权程序,例如欧洲专利异议程序,异议人可以基于多种理由提出异议,专利权人则有机会进行答辩和修改权利要求,以维护专利的有效性。
在专利翻译和维权过程中,寻求专业的专利代理机构或律师的帮助是非常重要的。他们可以提供专业的翻译服务,确保专利文件的质量,并且在维权过程中提供法律支持和策略建议。
在专利翻译中应对专利授权后的维权,需要从翻译质量、专利布局、维权策略、利用专利制度以及寻求专业帮助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考虑和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