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术语准确性
1. 深入研究
首先要对源语言和目标语言中的法律术语进行深入研究。例如,在将中文专利文件中的“专利申请受理”翻译成英文时,要准确使用“Patent application acceptance”这样的术语。不能随意创造术语或者使用不规范的表达。
2. 参考法律词典和专业资料
借助专业的法律词典,如《布莱克法律词典》(Black's Law Dictionary)等,以及官方的专利法规文件。比如在翻译涉及欧洲专利法律程序相关的文件时,参考欧洲专利局(EPO)官方提供的术语表,以确保诸如“opposition procedure(异议程序)”等术语的准确翻译。
二、遵循目标语言法律表达习惯
1. 语序调整
不同语言的法律表达语序可能不同。例如,中文专利文件中可能会说“按照以下法律程序进行专利审查:初审、实审”,在翻译成英文时,可能会调整为“Patent examination is carried out according to the following legal procedures: preliminary examination and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2. 套语使用
目标语言在法律文件中有一些固定的套语。比如在英文专利文件中经常会用到“wherein”“hereinafter”等词来使法律表述更严谨,在翻译时要合理运用类似的表达方式,使译文符合目标语言的法律文体风格。
三、确保逻辑清晰
1. 流程步骤的连贯性
在翻译专利法律流程时,要确保每个步骤的翻译能够体现出流程的连贯性。例如,翻译一个关于专利侵权诉讼的流程,从“提起诉讼(Filing a lawsuit)”到“证据收集(Evidence collection)”再到“庭审(Court trial)”等步骤,要使用恰当的连接词,如“Firstly...Secondly...Finally”等,让译文读者能够清晰地理解整个法律流程的顺序。
2. 避免歧义
要注意避免因翻译造成的歧义。例如,“专利复审”如果翻译成“Patent re - examination”,要确保这个表达不会被误解为其他类似但不同的法律程序,必要时可以加上注释或者采用更精确的表述来加以区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