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译者资质
1. 专业背景
译者应具备相关技术领域的知识。例如,如果是生物医学专利,译者最好有生物或医学的学习背景。这样他们能够准确理解专利中的专业术语,像“基因编辑技术CRISPR
Cas9”中的“CRISPR - Cas9”这种特定的技术词汇。
2. 语言能力
精通源语言和目标语言。不仅要掌握词汇、语法,还要熟悉两种语言的习惯表达。例如,在将中文专利翻译为英文时,要知道中文里一些模糊表达在英文中对应的精确说法,像“大约”在英文中可能是“approximate”或者“about”,要根据具体语境选择合适的词。
译者需要有良好的翻译经验,特别是专利文件翻译经验。他们能够熟悉专利文件的结构和格式,如权利要求书、说明书等部分的翻译规范。
二、翻译流程
1. 术语管理
在翻译之前,建立术语库。对于专利文件中频繁出现的专业术语,如机械领域的“滚珠丝杠(ball screw)”,统一术语的翻译。在整个翻译项目中,确保所有译者都使用术语库中的标准翻译,避免同一术语出现多种译法。
2. 审校流程
翻译完成后,进行多轮审校。初审可以检查译文是否完整,是否存在明显的语法错误、术语错误等。例如,检查是否将“发明(invention)”误译为“发现(discovery)”。
二审可以由更有经验的译者或者该技术领域的专家进行,从技术准确性和语言流畅性方面进行审核。例如,审核权利要求部分的翻译是否准确地反映了原专利的保护范围。
三、借助工具
1. 翻译软件
使用专业的翻译辅助软件,如Trados等。这些软件可以帮助译者管理术语、记忆翻译片段,提高翻译效率和准确性。例如,当遇到之前翻译过的类似句子时,软件可以提示译者使用之前的译文。
2.
译者要充分利用各种,如相关领域的专业词典、标准规范、已有同类型专利的翻译版本等。在翻译化学专利时,可以参考化学专业词典以及国际化学命名法相关的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