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建立术语库
1. 收集源语言术语
首先要深入研究专利文件的源语言内容,将其中涉及的技术术语、法律术语等逐一提取出来。例如,在一份关于电子芯片制造技术的专利文件中,像“光刻(photolithography)”“蚀刻(etching)”等技术术语要准确提取。
对于法律相关的术语,如“专利权(patent right)”“专利申请(patent application)”等也要完整收集。
2. 确定目标语言对应术语
参考专业的技术词典、法律词典以及行业标准术语表来确定每个源语言术语在目标语言中的准确对应。例如,对于一些新兴的技术术语,可能需要参考该领域的前沿研究报告或者行业内的权威翻译资料。像“量子点(quantum dot)”这个术语,在不同的语言中可能有相对固定的翻译。
建立术语库时,要对每个术语的使用语境进行标注。比如“claim”在专利文件中可能有“权利要求”的意思,而在其他语境下可能是“声称”等不同含义,需要明确其在专利语境下的准确翻译并在术语库中体现。
二、遵循行业标准和规范
1. 技术标准
不同的技术领域有各自的行业标准,翻译时必须遵循。例如,在机械制造领域,对于各种零部件的名称、规格等术语的翻译要按照机械行业的标准术语来进行。如“螺栓(bolt)”“螺母(nut)”等术语的翻译是固定的,不能随意更改。
2. 法律规范
专利涉及到法律权益,所以要遵循相关的法律术语规范。各国的专利法相关术语都有明确的规定,翻译时要准确无误。比如在中国专利法中的“新颖性(novelty)”这个术语,在翻译成其他语言时,也要按照国际上普遍认可的法律术语翻译来处理。
三、专业人员审核
1. 技术专家审核
对于技术术语的翻译准确性,需要相关技术领域的专家进行审核。例如,一份关于生物制药技术的专利文件,需要生物制药领域的专家来审核其中如“抗体(antibody)”“抗原(antigen)”等术语的翻译是否准确地反映了该技术的内涵。
2. 法律专家审核
涉及到专利法律方面的术语,由法律专家进行审核是非常必要的。他们能够确保像“专利侵权(patent infringement)”“专利有效期(patent term)”等术语的翻译符合法律规定并且在不同法律体系之间能够准确传达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