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保密信息的定义
1. 明确范围
通常会将专利文件本身(包括其中的技术方案、工艺流程、发明构思等内容)定义为保密信息。例如,在涉及一种新型制药技术的专利文件翻译中,文件中的化学分子式、药物合成步骤等都属于保密信息。
还可能包括与专利文件相关的一些辅助性信息,如专利申请人的研发计划、商业策略(如果在专利文件中有体现或者在翻译过程中可能涉及的相关交流内容)等。
二、保密义务方
1. 翻译机构或译者
接受翻译任务的机构或个人有义务保密。例如,某专业翻译公司承接了一家科技企业的专利文件翻译工作,整个翻译团队及其相关管理人员都需要遵守保密协议。
即使是外包给其他自由译者的部分工作,原翻译机构也需要确保这些自由译者同样受保密协议约束。
三、保密期限
1. 长期保密
一般保密期限会从签订保密协议开始,持续到专利文件公开或者专利失效后的一定时间。比如,对于一项保护期为20年的专利,保密期限可能规定为从签订协议到专利失效后2
5年。
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如涉及商业秘密与专利技术紧密相关的,保密期限可能会更长甚至是无限期保密,直到相关商业秘密不再具有保密价值。
四、保密措施
1. 文件管理
翻译方需要对专利文件进行妥善的文件管理。例如,只能在特定的安全环境下(如加密的电脑系统、有访问限制的办公区域)处理文件,防止文件被未经授权的人员获取。
对纸质文件进行严格的保管,限制借阅和复印,并且在使用后及时销毁相关副本(如果允许有纸质副本的话)。
2. 人员管理
要求参与翻译工作的人员不得向任何第三方透露保密信息。例如,译者不能在社交场合或者与同行交流时提及专利文件的内容。
对涉及保密信息的人员进行保密培训,提高其保密意识。
五、违约责任
1. 经济赔偿
如果翻译方违反保密协议,可能需要向专利方支付高额的经济赔偿。赔偿金额可能是根据实际损失计算,也可能是按照保密协议中预先约定的固定金额(如专利技术潜在商业价值的一定比例)。
2. 禁令救济
专利方有权要求法院发布禁令,禁止翻译方继续违反保密协议的行为,如禁止翻译方进一步传播已经泄露的保密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