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熟悉专利法相关条款
专利类型相关条款
翻译人员需要清楚不同类型专利的定义和区别,例如发明(Invention)是对产品、方法或其改进的新的技术方案;实用新型(Utility Model)通常涉及对现有技术的改进,且保护期限较短;外观设计(Design Patent)保护的是产品的外观设计,而非其功能。
权利要求相关条款
要理解权利要求在专利文件中的重要性,独立权利要求(Independent Claim)是专利的核心保护范围,从属权利要求(Dependent Claim)是对独立权利要求的进一步限定。并且前序部分(Preamble)通常描述现有技术,特征部分(Characterizing Part)描述发明的创新点,翻译时需准确体现这些内容,避免因翻译错误影响专利的保护范围。
专利申请和审查相关条款
了解专利申请的流程和要求,包括申请文件的组成(如说明书、权利要求书等)、申请日的确定、优先权的规定等。例如,申请人自发明或者实用新型在外国第一次提出专利申请之日起十二个月内,又在中国就相同主题提出专利申请的,依照相关规定,可以享有优先权。
熟悉专利审查的原则和程序,如保密原则、书面审查原则、听证原则、程序节约原则等。在初步审查中,审查员会对申请文件进行形式审查和明显实质性缺陷审查等,翻译人员了解这些有助于准确翻译相关内容。
二、掌握专利文件翻译的规定
基本要求
专利文件翻译要求忠实于原文,意思准确,不丢落,不添加。在此基础上,做到语句通顺。不要求辞藻优美,也不要求词语丰富,句法灵活,即遵循“信达雅”原则中的“信”和“达”,“雅”可基本忽略。
质量标准
例如,人工翻译为主的专利文献英文翻译数据,译文综合差错率不超过千分之一点五。并且翻译后的文件应确保技术术语的准确使用,避免因翻译错误导致的技术误解。
保密协议
由于专利文件涉及企业的核心技术,保密协议是必不可少的。翻译人员在翻译过程中及翻译完成后对文件有保密义务,不得将文件内容泄露给第三方、不得将文件用于其他用途等。
三、理解专利文件翻译中的法律术语和概念
法律术语
如专利权人(Patentee)指拥有专利权的个人或企业,需与“申请人”(Applicant)区分清楚。还有像“优先权”(Right of Priority)、“续展费”(Renewal Fee)、“复审”(Reexamination)等术语,翻译人员必须准确掌握其含义,才能在翻译中正确使用。
法律概念
专利文件作为技术性质的法律文件,涉及技术特征的词汇翻译的些许差异,可能影响到整个技术方案,这就要求译者要精确把握词义,避免张冠李戴。并且专利文件中的法律概念在不同国家的法律体系中可能有不同的定义和表述,翻译人员需要了解这些差异,确保译文符合目标国家的法律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