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沟通与澄清
1. 及时沟通
当收到客户的非标准要求时,第一时间与客户取得联系。例如,通过邮件或者电话向客户询问具体的意图。这是因为客户可能有特殊的商业目的或者对专利文件有独特的理解,沟通能够避免误解。
2. 明确需求范围
让客户详细阐述其非标准要求的边界。例如,如果客户要求对某个技术术语采用一种非常见的翻译方式,要询问这种方式是否在特定的行业内有特殊意义,是否会影响专利的准确性和有效性等。
二、评估影响
1. 对专利有效性的影响
分析客户的非标准要求是否会导致专利在目标国家或地区的有效性受到损害。例如,如果客户要求在翻译中省略某些关键技术描述,要向客户解释这可能会使专利在审查过程中被驳回,因为专利的完整性对于其有效性至关重要。
2. 对合规性的影响
考虑目标国家或地区的法律法规以及专利局的规定。比如,某些国家对专利文件的格式和术语有严格要求,如果客户的非标准要求违反了这些规定,要向客户详细说明情况。
三、提供替代方案
1. 基于专业知识
根据自己的专利翻译经验和对目标语言的专业掌握,为客户提供替代方案。例如,如果客户要求使用一种比较生僻且不准确的术语翻译,翻译人员可以提供几个更合适、更常见且准确的术语翻译,并解释其优势。
2. 考虑文化差异
在提供替代方案时,还要考虑到文化差异。比如,在不同国家的专利文化中,某些表述方式可能更受欢迎或者更易于被理解,将这些因素融入替代方案中,可以提高专利文件的接受度。
四、记录与存档
1. 详细记录过程
将与客户沟通的过程、客户的非标准要求以及最终的解决方案都详细记录下来。这有助于在后续的翻译工作中进行参考,也可以在出现争议时提供依据。
2. 存档相关文件
保存与客户需求相关的邮件、文档等文件。这些存档文件可以作为项目历史的一部分,方便在需要的时候进行查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