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沟通与理解
1. 初期沟通
在接受翻译任务之前,与客户进行深入的交流。明确客户提出特殊要求和定制需求的具体原因。例如,客户可能因为专利涉及特定的技术领域,希望使用该领域特定的术语,或者是为了符合目标市场的法律要求而有特殊的表述方式。
向客户询问是否有或者术语表可供使用。如果客户之前有过类似专利在目标市场的翻译案例,这些资料会非常有助于准确把握特殊需求。
2. 持续反馈
在翻译过程中,定期向客户反馈进展情况。如果遇到与特殊要求相关的疑问或者可能影响翻译质量的情况,及时与客户沟通。例如,客户要求使用一种非常生僻的术语,但在目标语言中可能没有完全对应的词汇,这时就需要与客户商讨替代方案。
二、技术与专业知识运用
1. 组建合适团队
根据客户的特殊需求,组建具有相应专业知识的翻译团队。如果是生物医学领域的专利,就选择有生物医学背景并且熟悉该领域术语的翻译人员。
对于涉及到多种专业知识的复杂专利(如交叉学科的专利),可能需要不同专业背景的翻译人员协同工作。
2. 术语管理
严格按照客户提供的术语表进行翻译。如果客户没有提供,翻译团队要自行创建准确的术语表,确保在整个专利文件中术语的一致性。对于客户要求的特殊术语或者自定义术语,要进行详细的记录和注释,以便在后续的校对和审核中方便查阅。
三、质量控制
1. 多层审核
在翻译完成后,进行多层审核。首先由翻译人员自我审核,检查是否满足客户的特殊要求。然后由专业的校对人员进行审核,校对人员要重点关注特殊要求相关的内容,如特定的格式、术语的使用等。如有可能,让熟悉客户需求的项目负责人再次审核。
2. 样稿确认
在正式翻译之前,如果可能的话,提供部分样稿给客户确认。这样可以及时发现是否存在对特殊要求理解偏差的问题,避免在整个文件翻译完成后进行大规模的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