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熟悉目标国家的专利法规:
不同国家有不同的专利法规和要求,翻译人员需要对目标国家的专利法、实施细则及审查指南中的相关规定有深入的了解。
2. 确保法律语言的精确转换:
专利文件中的法律术语和短语需要特别谨慎处理。例如,“claims”通常翻译为“权利要求书”,但具体到每一句话的翻译,必须确保其法律含义与原文件一致。
3. 处理发明人信息:
在处理发明人信息时,必须确保发明人的姓名、国籍等信息的准确无误,并且符合各国的法律法规。
4. 翻译要求:
许多国家要求将专利申请文件或权利要求翻译为该国的官方语言。例如,欧洲缔约国有本国官方语言,需要将申请文件或权利要求翻译为生效国要求的官方语言。
5. 译文的法律效力:
对于以外文公布的国际申请,在实质审查中通常针对中文译文进行审查,但原始提交的国际申请文件具有法律效力,可以作为申请文件修改的依据。
6. 译文错误的处理:
如果基于国际申请授予的专利权,由于译文错误,致使依照专利法规定确定的保护范围超出国际申请的原文所表达的范围的,以依照原文所表达的范围为准。
7. 句子结构分析:
专利文献中通常会包含多个从句或者修饰方式,翻译时需要分析清楚句子结构,搞清它们之间的关系,以避免翻译错误。
8. 欧洲专利申请的特殊规定:
《欧洲专利公约》规定一个欧洲申请在递交时可以使用任何语言,其翻译可以同时或之后递交。如果要求的译文没有在规定的期间内提交,该申请视为撤回。
通过遵循这些原则,专利文件翻译人员可以确保翻译的准确性和合规性,从而有效地处理不同国家的专利法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