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术语的准确性
1. 建立术语库
医学领域有大量专业术语。翻译人员应建立专门的医学术语库,其中包含中英文对照以及详细的解释和用法示例。例如,对于“hypertension(高血压)”这个术语,术语库中可以注明其诊断标准、常见症状等相关信息,以确保在翻译文档时准确使用。
2. 参考权威资料
多参考医学专业词典、国际医学期刊、权威医学著作等。如《Dorland医学词典》等,这些资料能够提供准确的术语翻译,避免因使用不常见或不准确的术语而影响文档的可访性。如果文档中涉及到新的医学概念或罕见病症,这些权威资料能提供标准化的译名。
二、遵循相关标准和规范
1. 格式规范
医学文档可能有特定的格式要求,如病例报告中的患者信息、诊断结果、治疗过程等的排版。翻译时应保持与源文档相同的格式,方便医疗人员查阅。例如,在翻译电子病历模板时,确保标题、正文、表格等格式在翻译后不变。
2. 语言风格规范
医学文档通常要求语言简洁、准确、客观。避免使用过于复杂或模糊的句子结构。例如,“The patient was administered with a certain drug(患者被给予了某种药物)”这种简洁的表达就比复杂的长句更符合医学文档的风格,有助于提高文档的可访性。
三、文化适应性
1. 避免文化误解
不同国家和地区在医学观念、医疗体系等方面可能存在差异。在翻译过程中要考虑到这些文化因素,确保翻译后的文档不会引起误解。例如,在中国中医的概念如“气”“经络”等,在翻译成英文时需要进行适当的解释性翻译,以便国外读者理解。
2. 符合目标受众习惯
如果文档是面向国际医学界,要采用国际通用的医学表达习惯。比如,美国的医疗文件中常用的缩写、术语和格式,在翻译为英文时要与之相符,使目标受众能够轻松访问和理解文档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