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专业知识准确性
1. 医学术语精确性
必须准确掌握大量医学术语。例如,在翻译新型传染病相关内容时,像“冠状病毒(coronavirus)”“核酸检测(nucleic acid test)”等术语的翻译要精准无误,不能混淆相似术语。
对于复杂的医学病症名称,如“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不仅要正确翻译英文名称,还要理解其内涵以便在不同语境下准确使用。
2. 医疗流程熟悉度
熟悉各种医疗应急流程的翻译。比如在描述急救过程中的“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操作步骤的翻译,从评估现场安全(Assess the safety of the scene)到胸外按压(External chest compressions)等环节的翻译都要符合国际医疗规范。
二、时效性
1. 快速反应
在医疗危机应对中,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需要快速将重要的医疗信息翻译出来。例如在疫情初期,对于病毒传播特点、防控指南等信息要在短时间内准确翻译,以便及时向国际社会传达。
2. 及时更新
随着医疗研究的推进和对危机认识的加深,相关的医学术语和处理方案可能会发生变化。医学翻译人员要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确保翻译内容反映最新的医疗信息。例如,最初对某种新疾病的治疗方案可能比较简单,随着研究深入有了新的药物和治疗手段,翻译也要随之更新。
三、文化适应性
1. 跨文化理解
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医疗理念和处理方式存在差异。在翻译中要考虑到这些因素,使译文能够被目标文化的受众理解。比如在一些文化中,对于临终关怀的态度和处理方式与其他文化有所不同,翻译时要准确传达这种文化内涵。
2. 避免文化禁忌
避免因文化差异而产生的禁忌内容。例如在某些宗教文化中,对于人体器官的描述和处理有特殊的规定,翻译时要注意避免冒犯性的表述。
四、语言表达规范性
1. 语法和用词准确
在翻译医疗应急文档或口译过程中,要遵循目标语言的语法规则,用词准确恰当。例如在书面翻译中,避免出现基本的语法错误;在口译中,不能使用模糊或不规范的词汇。
2. 风格一致性
保持翻译风格的一致性,无论是翻译医疗设备操作手册还是医疗专家的讲话,都要使译文在风格上保持连贯统一。